一、政策背景

2024年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体重健康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推动慢性病防控从“治病”转向“防病”。为有效应对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肥胖问题,指导广东省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体重管理门诊建设,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中医药局组织省内多名专家制定了《广东省医疗机构体重管理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5年)》。

《“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体重管理纳入签约服务,及时向签约居民提供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广东省医疗机构体重管理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5年)》指出,预计在2025年底、2026年底,分别实现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的覆盖率不低于50%、80%,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

各医疗机构的基础条件不同、服务人群具体特征不同,如何根据《“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广东省医疗机构体重管理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5年)》等文件要求,建设体重管理门诊,有效应对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肥胖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17845

286C9

本中心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高质量发展咨政项目相关成果和2025年度国民营养计划营养规范服务与策略研究项目实施的要求,制订本体重管理门诊建设与运营方案,其主要特点如下:

1.提供体重管理门诊建设与运营方案,包括AI工具、宣传推广、人才支持、科研支持等;

2.“40分钟培训+工具”让医生掌握体重管理接诊技能,“营养师在线服务+工具”解决医生诊后服务难题;

3.体重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居民慢性病发病率和疾病负担、提高居民慢性病治愈率,“1+N”服务套餐解决慢性病管理可持续性差的难题。

二、行业背景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症患病率为16.4%,合计超重肥胖率超过50%,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 (2024 年版)》指出,要是超重肥胖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预计会达到70.5%。医学研究证实,肥胖人群会面临一些列慢性并发症,包括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此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超重或肥胖与17种癌症风险升高相关。超重和肥胖也是2019年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因超重/肥胖及其合并症所造成的医疗费用从 2000年(25.7 亿元)至 2009年(549.8亿元)已增长了约21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因肥胖导致的慢性病治疗费用,每年占全国医疗总支出的12% - 15%。仅2023年,我国肥胖相关疾病直接医疗成本高达24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如误工、生产力下降)超5000亿元。预计到 2030 年中国超重/肥胖症相关的医疗费用将达到4180亿元,约占全国总医疗费用的 22%。

因此,肥胖快速增长的趋势给我国公共卫生及临床医疗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